“過程確認”是醫(yī)療器械行業(yè)中經常使用的一個術語。ISO 13485:2016《醫(yī)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用于法規(guī)的要求》中規(guī)定:“當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的輸出不能由后續(xù)的監(jiān)視或測量加以驗證時,組織應對任何這樣的過程實施確認。這包括僅在產品使用或服務已交付之后問題才顯現的過程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
一般來說,應確認的過程包括滅菌過程、無菌灌裝過程、無菌包裝密封過程、冷凍干燥過程、熱處理過程、注塑成型過程等。前天的頭條文章我們跟大家分享了醫(yī)療器械滅菌過程確認的關鍵參數及要點,主要針對的是滅菌這一環(huán)節(jié),那么本期文章我們再跟大家聊聊生產過程確認的五大要素。
此處的“準則”是指過程的結果和產品需要達到的質量要求或合格判定標準,必要時包括過程能力準則。舉例:無菌產品的內包裝袋的封口過程,其熱封的產品質量要求包括封口強度、封口處的阻菌性、封口寬度、封口處外觀(如無褶皺)等,過程能力要求CPK大于1。
眾所周知,影響生產或服務過程結果或產品的五個要素是人、機、料、法、環(huán)。首先應根據過程特點和重要程度,確定所需的人員和設備以及對它們的要求 所謂“確認程序和方法” 記錄的作用,主要表現為:記錄是證據,一方面證明做了什么,另一方面證明做得怎么樣,是否需要改進。因此對過程確認,應保留相關記錄,以證明做了過程確認,并能根據記錄判定過程確認做得怎么樣,是否達到企業(yè)所策劃的結果的能力。 記錄至少應包括:人員鑒定、設備鑒定、計量設備校準、用料描述和確認、工藝參數、檢驗結果、數據分析結論等 經過確認的過程 ? 產品質量有問題或趨勢不好,且調查分析表明與該過程(工序)有關時 ? 影響產品質量的人 ? 即使沒有明顯的質量問題和明顯的變化因素 當出現上述情況時應考慮再確認